合肥债权债务专业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法律文集> 债权转让时受让人权利如何保障?

债权转让时受让人权利如何保障?

2025-07-11合肥债权债务专业律师

债权转让时受让人权利如何保障?

债权转让中保障受让人的权利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债权转让的通知义务。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2.确认转让债权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受让人在接受债权前应核实所转让债权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其是否存在其他优先权等情形。

3.保护措施。如果发现原债权人存在欺诈或其他损害受让人利益的行为,受让人有权依据《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寻求救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十条:“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九条:“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7合同中利息约定不明时怎么处理?

在合同中如果利息约定不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应当首先尝试通过补充协议的方式明确利息的具体数额或计算方式。如果双方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则可以依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来确定。若仍无法确定,则应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或者其他合理标准来计算利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一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的内容是针对民间借贷情形下利息上限的规定,并非直接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合同中利息约定不明的情况,但提供了处理利息争议时的一种参考标准。对于一般合同中的利息约定不明情况,主要还是依据《合同法》等相关规定处理。

在债权转让过程中,通过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并采取适当措施,可以有效保障受让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也提醒各方当事人在进行债权转让时要谨慎行事,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2025 合肥债权债务专业律师 技术支持:大律师网